【蔺靖】人约黄昏后
Tác giả : Akai
------------------------------
1.本文藏有小惊喜,可能需要耐心看下去,别说我没预警哦。七夕到了,蔺靖说他们不想落后谭赵一步。
2.错误、OOC全是我的。
不知道什么情况,无数次都发不出来,只能改得面目全非,分两篇发。
此篇感谢灯灯 提供的关键词:远征,思念,月下重逢,发冠。
联文交稿~
——————————————————————
这年元夕难得是个好天气。
前几日洋洋洒洒的大雪就停了,初霁后的阳光静静铺满未消的残白,冬阳的怀抱逐渐温暖了天寒地冻,屋檐上的雪水汇成一小股,坠在地面,敲出不成曲调的旋律。
回廊尽头那间屋子传出低沉的咳嗽,继而又有人轻语,似是在劝说什么。滴答的水珠轻响,盖过了周遭大部分动静,然而蔺晨耳力好,屋里发生的一切都没能被他放过。
蔺晨颇为不耐地甩甩袖子,扬声道:"黎纲,药煎好没?"
宅子一角立时有人应声:"哎!来了来了。"
黎纲苦大仇深地盯着一碗黑漆漆的汤水,饶是他接连闻了这么多天,仍旧不能习惯这个味道。
白色身影从庭院里轻跃几下停到廊中,恰好堵住了黎纲的去路。
"给我吧,你们都治不住他。"
蔺晨端起托盘上的瓷碗,推开门,阔步进了一室暖意的房间。
梅长苏断断续续病了许久,除夕夜惨案后,竟至缠绵病榻,连起身都困难。
正当黎纲等人一筹莫展之际,蔺晨却于此时来了金陵。
按他的说法,是不相信这个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的人真能听话好好保重,只得亲自过来瞧一瞧才算放心。
他说这话时正在替梅长苏诊脉,面上自然就带了些"果然如此"的恨铁不成钢。
对他这套说辞,梅长苏却只是一笑了之,不置一词,眼皮垂下来,掩饰了那双洞悉所有的眸子。
当初梅长苏决定来金陵辅佐靖王上位时,曾同蔺晨促膝长谈。
金陵意味着什么,他们心知肚明,蔺晨知道劝不动、劝不得,执念早已生根发芽,又岂是只言片语就能改变呢。
蔺晨也不愿劝。
谈至夜半时分,蔺晨忽而说,诶,我跟你一起去金陵吧。
梅长苏默然片刻,回道,若是想去帮我,就不必了,那是我一个人的宿命,不该将你牵扯进来。
那时蔺晨漫不经心,说我才不是想帮你呢。
话题就止在这里。
两人于琅琊山分别,一个远走江湖,一个奔赴庙堂,天高地远。
然而没过多久,蔺晨还是出现在了金陵。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拽着他,将他从恣意快活的惬意里拎出来,然后放进这个四方城之中。
蔺晨又想起他当初没能说出口的阻止之言,当局者迷,他道梅长苏有执念,而他自己,或是那个人,又何尝不是。
火盆烧得旺盛,梅长苏裹着厚裘看书。他早前就听到蔺晨高声询问着他的药,此时听到开门声,鼻息处就飘过似有若无的苦涩味道。
"放在......"梅长苏抬头,来人却不是黎纲,他一句话堵在嘴边,再也没法说出口。
蔺晨将碗狠狠扣在书案上,力道之大,震得一旁火盆中的炭石都仿佛抖了几抖,然而药汁却一滴未洒,这让梅长苏颇为遗憾。
"赶紧喝,别想拖延。"
不得不说,蔺晨还是很懂梅长苏的。他这药苦得人舌根发麻,尽管梅长苏在药罐子里泡了十多年,也还是被这味道吓得退避三舍。
药是躲不过了,梅长苏暗自苦笑,百般不情愿地端过碗,屏着气一饮而尽。蔺晨在一旁看戏似地盯着他,眉目间幸灾乐祸的意味简直藏都藏不住。
黎纲来收走药碗,又替两人新添茶水,退下了。
蔺晨无所事事,四下观望几眼,问:"飞流呢?我昨日来金陵,怎么不见他迎我。"
房顶上某一处有几片瓦响动,蔺晨眼珠子一转:"飞流,我带你去逛灯会、吃东西好不好?"
一个小脑袋从屋檐边探出来,飞流面露喜悦,但在看到蔺晨那不正经的笑脸时就顿时兴致。
"不好。"
"嘿!你这小子,给我回来!"
蔺晨正要去追,飞流脚尖一点,在屋檐上几跃就不见踪影,哪里还追得到,他只得气呼呼坐回原处,抢过梅长苏手里的壶给自己斟一杯茶。
"年节过后,将有一场硬仗要打,届时,朝堂局面会更复杂。"
梅长苏也不恼他,将手里的书翻到下一页,眼神扫过他的面容。蔺晨真正的感情总是隐藏得很深,他善于用插科打诨来粉饰太平,就如此时,他同飞流玩闹,但心里并不是真的想要和他玩闹。就如,他说为了梅长苏来金陵,但心里,并不是真的只为他而来。
这话还余一截弦外之音,是故意讲给蔺晨听,他也知道蔺晨想听。梅长苏说得隐晦,然而蔺晨心之所系,又怎么听不明白。
蔺晨神色如常,好似并未听到那句话,只专心喝着茶,那模样甚至让梅长苏以为黎纲是从哪儿搜罗来了天下珍品,竟引得挑剔的人如此着迷。梅长苏见他这样,心中暗叹,言尽于此,亦不再多说。
"恰好今日上元节,我如今病着,大概是不能陪你了,你不如去金陵城逛一逛,也不枉来这一遭。"
大雪仿佛将尘嚣味都埋到了地底,雪后初晴的傍晚,连空气都余有早晨的清新。华灯初上,满满一条街都是各色的彩灯,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人有说有笑,圆月渐渐露了脸,月华如练,同地上的欢愉遥相呼应。
蔺晨一个人且走且停,在街上饶了几圈,满城喧嚣,繁华非常,却始终了无意趣。百无聊赖之际,他看到桥边一棵树,灯火辉煌,只那里掩映在半明半暗中,皎月挂在树枝上,斑驳的叶间漏过来几缕光,蔺晨望过去,只依稀瞧见一个挺拔的轮廓。
心中忽然涌上一丝期盼,蔺晨迈步往桥边去,腿却似灌了铅,一行一动都艰难。
近了。
蔺晨的心几乎要跳出胸腔,他努力平缓着急促的呼吸,嘴角一勾,又挂上平时那副散漫的笑。
因除夕一案,皇帝震怒,宫中晚宴也没心思办,萧景琰倒乐得轻松,不必参与那些虚情假意的事情,他按礼一一拜会过长辈,出了宫就径直回府。
靖王府向来冷清,家眷无几,他心里挂记着前些日子领的差事,办得不错,但梁帝对他向来不喜,嘴上自然没什么好话。又念及列战英曾来报,说梅长苏病了,萧景琰愈发烦闷不已,顺着密道就来了苏宅。
对于他的突然到访,梅长苏很是意外,他看了眼刚退下的侍从,哑然失笑。
"殿下倒是来得巧。"
萧景琰不解:"先生何意?"
梅长苏摇摇头:"无甚,不过是一位朋友,刚刚才走。"
纵是谋士,但萧景琰一贯尊重他的私事,听他如此说,只当是某个与之有私交的人,因此并不细问。
缠绵病榻多日,尽管有蔺晨替他诊治,梅长苏脸色仍是苍白,眉宇间也甚为疲惫。萧景琰此番而来是为探病,旁的一概不提,然而梅长苏执子下棋,又怎么不知棋局的翻涌变化。
"殿下为何事忧心?"
萧景琰今日进宫面圣,在御书房逗留了一个多时辰,这是梅长苏此前得到的消息。
听他这么问,萧景琰迟疑,并不愿拿糟心事打扰他静养,况且,这远非一蹴而就的事,又何必急于一时。
梅长苏一眼看穿了他的犹豫,知晓他大概是受了斥责故而烦闷,并不算难以逾越的困境,因此也就稍稍放下心来。
"今日上元佳节,殿下大可去金陵城逛一逛,金陵的灯会很是不错。"
"先生曾见过金陵的灯会?"萧景琰诧异,梅长苏应该从未来过金陵,又何以得见金陵的灯会。
话一出口,梅长苏一愣,他仓皇间敛了神色,解释一句:"听闻旁人提起,心中藏之。"
萧景琰不说话了。
金陵的灯会,梅长苏或许不知,而他倒是见过的。
那时年幼,他曾与林殊在宫宴结束后偷偷跑出来,就是为了一睹民间的灯会。
然而幼时的记忆毕竟太过久远了,故事已去,故人作古,他再想起,便只余苦涩。
只那一年......
萧景琰及时收住发散的思绪,他朝梅长苏一笑,说:"的确不错。待先生身体康复,以后自有机会亲眼瞧一瞧。"
"既如此,那想必殿下见了,也能心情愉悦。"
"借先生吉言。"萧景琰淡淡点头致意,起身告辞。
梅长苏目送他隐入密道,待脚步声逐渐远去,他脸上得体的笑容顿时倾塌。往事袭上心头,说不清道不明的怅惘。他瞧了眼慢慢升起来的月亮,久久不语。
领兵在外那么多年,年节早成了奢望,萧景琰已有许久未曾尝过欢庆的滋味了。
他漫无目的地沿着河岸走,不知不觉间,竟又走到了熟悉的桥头。
那棵柳树是从小就有的,记得刚记事不久,他与林殊常带着霓凰在河边玩,玩着玩着就比起爬树,看谁能爬得高,摘了柳叶来送给霓凰。后来,逐渐长大,爬树这样的事就不再做,三人的消遣便成了武艺切磋。霓凰年岁小一些,又是不服输的性格,两人总要换着法子偷偷让小姑娘赢几招,却被某人无情拆穿。
哦,就是那个讨厌的人。萧景琰开府建牙那年,林家来了位江湖人,据说是林帅的故交,然而他在金陵留了几日边走,萧景琰对他并没有多少印象。可他那个儿子,着实是个讨厌鬼。行为轻佻不说,还总爱作弄别人。
他同林殊推演沙盘,那人就在一旁捣乱,拿剑弄坏了刚布局好的一切。他同林殊畅聊兵法,那人就非要插嘴打断,还发表一通歪理,气得人恨不能堵住他的嘴扔到护城河里去。可每每萧景琰气急败坏怒吼,你闭嘴,那人就老不正经,眉峰一挑,反问道,你想怎么让我闭嘴?
萧景琰的心砰砰乱跳,响声如雷,脸却涨得通红,连眼角都让这抹艳丽沾染,一圈浅浅的颜色围着水雾,在尾处收拢,似乎也将人的心束住。他的胸膛不停起伏,张了张口,没能说出一个字,眼睛却是更红了。萧景琰自认算不得脾气好,但即使是年少轻狂之时,除了原则之外得事,他也常是谦和有礼,甚少会怒不可遏,能让他气到说不出话,那人应该是头一个。
那人叫什么,哦,蔺晨。
在柳树下站定时,萧景琰心里默念出这个名字。
此时正值冬末,柳梢只剩残枝,看模样却比从前粗壮不少,它静静收在桥头,就像是一个饱经沧桑的战士,伤痕累累,却仍旧屹立着不肯倒下。
有多久没来了呢,萧景琰盘算着日子。
春去秋来,四季轮转,整十二年了。
从他赴往东海那天起。
多年阔别,金陵灯会的繁华更甚从前,萧景琰惊叹着几乎照彻黑夜的花灯,独自守着桥头这一团漆黑。地上错落的残雪,天上洁白的月光,除此之外,再无亮色。
萧景琰静静站了一会儿,在这满载记忆的柳树下,他终于敢回想起那些无从触及的往事。
往事漫漫,然而回忆起来却倏尔一瞬。百般情绪一一划过心头,脑海里的画面又绕回到那十二年的伊始。
他抬头定定地望着一枝光秃秃的树杈,心里又念起那个名字。
"景琰?"
打破沉思的是一道陌生又熟悉的声音。
"景琰?"
蔺晨到时,萧景琰已在此处站了许久。
本该是宫中团聚的日子,然而赤焰一案血洗朝野,风波久久不能平息,偏偏在此时,萧景琰触了梁帝的霉头,被发配到东海练兵,即日出发。
接到消息时,萧景琰只觉好笑,仿佛听到什么再滑稽不过的笑话。宫宴没必要参加了,梁帝"特许",赐他回府整顿——竟像是天大的恩赐。萧景琰乐于接受,却并不是感恩戴德,而是他并不稀罕,不稀罕出席那个令人反感的宴会。
与他几乎前后脚得到通知的是蔺晨,他当即遣人送来书信,约萧景琰今夜桥头一叙。蔺晨是前日到的金陵,亦是为了赤焰案,他快马加鞭,却仍旧没能赶得及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又迟了一步。上一次,这一次。
见萧景琰这模样,蔺晨便知道他是没有去宫宴,脑中转过几圈,就明白了个中缘由。他看着萧景琰呆呆地回头,本想说出口的一句调侃顿时就被咽回去。
那双圆圆的小鹿似的眼睛微微有些肿了,眼眶红了一圈,睫毛湿漉漉地黏在一起,清澈的眸子中全无往常的坚毅有神,只余满满的脆弱和迷茫。
萧景琰哭过。
就在这棵树下,在这片无人留意的阴影里,他哭过。
蔺晨整颗心立时被人揪住,而揪他心脏的那个人,在看见他的一瞬间,眼底燃起了一丝光芒,他将这颗火种存放在了蔺晨这里,以期它能够燎原、灼灼燃烧。
"蔺晨......"
浓浓的鼻音,嗓子沙哑。
懊恼不已的蔺晨来不及后悔不该约在这个地方,他本打算领人好好赏玩灯会,却不知恰好触及其伤心事。那一套准备好的说辞此刻全被打乱,蔺晨第一次在一个人面前哑口无言。他迎上去一步,拉近两人的距离,萧景琰飞快地攥住他的手臂,就像于茫茫海浪中抓住一块救命的浮木。
柳枝头挂着一轮月亮,团团圆圆的模样放在当下,分外刺眼。
蔺晨借着月光看了眼萧景琰,又观察四周,腕子一转握住他的手,说:"跟我来。"
也不知蔺晨从哪儿寻到的这处酒楼,傍水而建,风景甚佳。临江的房间里,放着蔺晨的随身衣物,看得出来他这几日就住在这里。
蔺晨引萧景琰坐下,自己点了灯,也坐到他面前去。
"想喝酒吗?"
一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萧景琰就像是个失了魂魄的傀儡,被蔺晨牵着手,直到火光映在他脸上,眼前明亮起来,他才如梦初醒,点点头,仍旧不吭声。
即便是酒楼最好的酒,论起口感来恐怕也比不上宫里的佳酿、琅琊阁的珍藏,然而此时他们谁也没有挑剔。一向吹毛求疵的蔺晨自己拎了一坛,仰头就喝,全然不顾坛口漏出来的酒水打湿了他的衣衫。
酒么,把酒赋诗是情趣,借酒浇愁,那便只需将愁都淹死烧死。
萧景琰学着他的样子,豪饮一口,却在急促吞饮酒时呛到,胸腔里迸发出一连串咳嗽。蔺晨赶忙过去拍拍他的背,等他好不容易平息下来,再看一眼,那泛红的眼角此时更像是淌血,艳得让人心惊。
"慢点喝,没人和你抢。"
这一句话仿佛点中萧景琰脑中的某一处关窍,他苦涩地摇摇头,陷入难以自拔的痛苦中。
"没人和我抢了......"
他和林殊在一起时,常为了一件兵器、一册兵书争得面红耳赤,有时遇到好吃的点心,也非要从对方手里夺来才算有趣。母妃与林帅都曾无奈,说并不缺这点东西,为何偏要争来夺去。
蔺晨自知失言,不免暗骂自己,关心则乱,竟失了往日的镇静。他从袖兜里掏出一张帕子,替萧景琰拭去下颌的酒水,漫不经心地说:"你看,你总也抢不赢我,我要是和你抢,岂不是欺负你?这种欺负人的事,我蔺晨可做不来。"
"不过,"蔺晨又补充道,"你如果很想我欺负你,那也不是不可以。"
他这话太不正经,而萧景琰的正经又是刻进骨血里,一时间,羞涩涌上来,难过似乎真被他放到一边去。脑中空出一部分来,理智趁机将冲动的情绪全部压下去,他眼角的红也褪去一些。
"蔺晨,祁王兄没了,小殊也没了。而我,竟什么都做不了。"
太过苍凉,太过悲怆,太过无奈,太过愤恨。
百感交集,到最后,萧景琰说这话时异常平静,平静得仿佛在谈论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任何事,只是,他颤抖的嗓音,终究出卖了他。
"没事,景琰。你还有我,不怕的。"
蔺晨悄悄凑近,展开手臂环住他的肩头,轻轻在那宽阔却瘦削的脊背上拍了拍。
手掌感觉到颤//抖,蔺晨心中激愤难耐心痛不已,他不知道是自己的双手控制不住抖动,还是萧景琰整个身躯不能平静。亦或,二者皆有。
眼前近在咫尺的这个人,他不到二十岁。他曾意气风发,有疼爱他的兄长、至交好友,有完完整整的一个家。
然而一切都变了。他的兄长与好友,成了逆臣贼子,他的父亲,不喜他,排斥他,甚至要亲手将他赶到千里之外去。蔺晨不愿去想他曾经肩负着什么,可他明白,从此之后,萧景琰的肩上,压着沉甸甸的七万人命,那是一生都挣不开的枷锁,即使昭雪,亦只能告慰,无法解脱。
一滴水珠砸在地面,蔺晨偏过头去看,萧景琰却背对着他转过去。他连哭泣都是静默的,悄无声息,痛极不言,他没有力气发出声音,亦没有力气阻止眼泪,只能任由泪珠滚落。
蔺晨温柔而又强硬地掰过他的脸,一只手擒住他的下巴,另一只手覆上他的面颊。滚烫的眼泪灼得蔺晨指尖的皮肤发烫,几乎要烧出一个洞,他忽然想到琅琊阁那间密室里躺着的人,生死未卜,血肉模糊,无时无刻不在受着此般煎熬。
泪眼朦胧中,萧景琰为自己的脆弱感到羞赧,他一挥手,扫出一阵风,油灯便熄灭了。
突如其来的黑暗使蔺晨得以短暂喘息,他差一点就要说出那个秘密,然而在最后一刻,他咬紧牙关,强迫自己不去看萧景琰的表情。
蔺晨悄悄松了一口气:"还喝吗?"
"喝。"
论酒量,萧景琰自然比不过蔺晨,桌边歪歪斜斜四五个酒坛,两坛是萧景琰解决的,剩下都入了蔺晨的肚子。
月亮慢慢攀高了,在窗边投下一片皎洁。
萧景琰早已入醉,而蔺晨却仍旧清醒,只双眸中有一丝微醺。
脑中堆积的东西此时没了理智的控制,便一发不可收拾,萧景琰努力半睁着双眼,断断续续重复着不成句的字词。
"没有了......都没有了......对不起......蔺晨......不要离开......"
哭腔渐渐明显,蔺晨不知道这个人到底藏了多大压力,竟将自己压迫至如此境地,连烂醉如泥,都只能记得痛苦。心尖处最脆弱的一块终于被面前这个人捏碎,蔺晨痛得说不出话来。他默默看着萧景琰发泄似地喝完这坛酒,然后终于歪倒在桌上。
蔺晨看了眼时辰,顺手夺走了萧景琰手中空掉的酒坛。
醉鬼各有各的姿态,萧景琰应该是蔺晨见过醉得最乖的人。他将人抱到榻上,褪了鞋袜与外衫,想了想,又脱掉几件,只余里衣。
手脚不再受束缚,萧景琰的神色果然舒展一些,蔺晨拖过被子替人盖好,转身出了门。
待蔺晨打了温水再进门时,萧景琰还是刚才的睡姿,被子盖得严严实实。蔺晨浸湿帕子,给人净面、擦手,连带脖子泛过汗意的地方也一一拭遍。
向来都是旁人伺候自己,此时蔺晨照顾起人来,竟意外地耐心细致。
酒气散去一些,温热的帕子覆在皮肤上,有种说不出的清爽,萧景琰略微恢复些神智,隐约辨认出在眼前晃的人影是蔺晨。
"......蔺晨?"
"嗯,是我。"
蔺晨转身,衣角却让人扯住,他一低头,发觉萧景琰正愣愣地盯着自己,眼睛一眨不眨,就像一眨眼,自己就会消失。
心忽然就塌陷一块,蔺晨将帕子抛到水盆中,自己脱了鞋躺过去,与他并肩躺好。
"蔺晨,我决定了。"
黑暗中,萧景琰说。
"嗯。"
蔺晨没有问他决定了什么,亦没有问他打算怎么做。
"你不问我吗?"
"我相信你。"
这是蔺晨的回答。
"蔺晨。"
"嗯?"
萧景琰不再说话。蔺晨等了半晌,蓦地转身,将他拥入自己的怀抱中。
"景琰,你尽管去做。等你做完该做的事,我一直在这里。"
这一刻,萧景琰心里酸得不像话,他无法同蔺晨讲他做这个决定究竟有多艰难,亦无法讲此行凶险几分。可是他必须这么做,否则,昼夜难安,神魂不宁。
但蔺晨,蔺晨是江湖人,他就该归身江湖,不该卷入这个漩涡,沉沦甚至万劫不复。
"蔺晨。"对不起。
蔺晨不应声,双臂收拢,将人抱得更紧。萧景琰的犹豫和迟疑蔺晨全看在眼里,他越是为难,蔺晨就越是难过。他明白,萧景琰将要走的路,是布满荆棘的不归路,想要将盖棺定论的东西重新翻出来,也许会付出生命的代价。然而他于情于理都无法阻止,他不能让萧景琰的余生活在愧疚与悔恨中。
腰上攀过来一双手臂,萧景琰回抱住蔺晨,与他抵额相触,交换着彼此的呼吸。
温热的气息扑在脸上,还带着浓浓的酒味,蔺晨觉得腰间那双手就像一块烙铁,烫得他几乎要燃起来。静谧中是猛烈的心跳声,蔺晨的,萧景琰的,交织在一起。薄薄一层里衣将体温清晰地传递过来,蔺晨隔着外衫亦能察觉到萧景琰酒后滚烫的身体。他的手掌动了动,悄悄扣紧萧景琰的腰。
两人都不说话,呼吸却愈发急促起来。
不行。蔺晨告诉自己。他明日即将领军开拔,所以,不行。
仓皇间,蔺晨翻身下床,克制着体内的燥热。
"睡吧,我去打水洗脸。明早,我送你。"
我送你,然后,等你走完这条路,大愿得成时,我还在原地等你。
"你......"萧景琰震惊,他实在想不到,竟能于此时此地,再见到蔺晨。
十二年过去,自己不仅没能实现当初的诺言,反而在这混乱的朝局中越陷越深。这条路越走越远,他也曾怀疑,是否还能履行那时的约定,是否还能与蔺晨毫无负担地再见。当初梅长苏一句"我选你",给了他机会,却何尝不是将他推入另一番为难之境。故人与蔺晨,竟真难两全么。
萧景琰刚从往事中抽离出来,情绪还没来得及收敛,此时突然让蔺晨打断,就全部泄露给了他。
"怎么,不想见到我?"蔺晨看他一脸不可置信,忍不住想笑,他还是多年前那样,一见面就不正经。
分别的这些年月,仿佛就在这一言一语间灰飞烟灭,就好像,那年上元,他于柳树下等候多时,仅仅只是为了听蔺晨这一句调侃。
"不。"萧景琰轻笑出声。
"哦?所以说,景琰是想我了?"
想吗?想的。
东海不是什么好地方,穷乡僻壤,大片的海域。极目处是蓝,天是蓝的,水是蓝的。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孟德的那番心境萧景琰是体会了个彻底。波涛激荡,山岛罗列,萧瑟风起,震得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苍穹都吞没。日月星辰,升降起落,他描摹过无数遍,到最后,他都看得厌烦,觉得这壮阔之景其实也没什么,比不上蔺晨所讲的琅琊景色十之一二。
想起蔺晨,他不免沮丧,心中那根弦几乎要松掉。可是不行,这根弦不许松,于是他只能强迫自己,不再去想蔺晨,只要不想,那么就不会冒出放弃这个决定的念头。
所以,真问萧景琰想不想蔺晨,答案是想过的。
曾经很想,但后来,不敢想。
萧景琰不答反问:"你来替苏先生诊病?"
梅长苏与蔺晨是知交,这本就不是秘密,萧景琰在与梅长苏相处之初,就感慨天下之小。
"顺便吧,"蔺晨说,"我要是专程为他看病,那他得将我拴在腰带上,一刻都离开不得。"
顺便之外的事,蔺晨没有讲,两人都心照不宣,不再细究。
经年岁月到底是在他们之间划下了沟壑,心虽是一同往昔,然而不曾参与的往事,却总是要花些时间来弥补。
"这些年......你都去了哪里?"萧景琰问。
"塞北江南,大漠天山,能去的我都去过了。"蔺晨说,"就是没去过东海。"
他一双眼胶着在萧景琰脸上,不愿移开半分,萧景琰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讪讪地转移话题:"东海没什么好去的。"
蔺晨不置可否,东海于他而言,去不去有何差异,不过是,某个人在不在那里。他守着约,给了萧景琰足够的自由,让他去完成未竟之事,所以,东海那个地方,他从不踏足。
"上元佳节,景琰赏脸,同我喝一杯?"蔺晨知趣地不再提此事。
挑来选去,蔺晨不知怎么就将人带回了靖王府,看着自家大门口守卫偷摸打量这个陌生人,萧景琰忍不住无奈,吩咐迎上来的管家:"去拿几坛好酒来。"
靖王府有一处庭院,梅树环绕,此时恰有暗香扑鼻,残雪红枝,别有一番意味。
管家是从小跟着萧景琰服侍的,倒是认识蔺晨,他对蔺晨一笑,权当打了招呼,又差人把酒坛一一列好,行礼出去。
蔺晨推开窗,将月光与香味一同放进来。他寻了视野最好的地方坐下,抬头招呼萧景琰:"想不到,你这靖王府还有如此美景,从前竟未发现。"
这话就是信口开河了,靖王府刚落成时,往这里跑得最勤的就数林殊和蔺晨,要说这偌大的王府有哪一处是他们不曾去过,萧景琰第一个不信。
"这里多年不变,当初是什么样,现在还是那样。"
萧景琰启了封泥,递一坛给蔺晨,自己又拎起另一坛。
"你呢?"
一口酒哽在喉头,萧景琰顿了片刻,才将其咽下。
这不像蔺晨会问的话,他从来都是洒脱不羁,好似所有事都难以在他心里留下痕迹。可蔺晨又是执著到了极致的人,他真正想要知道的想要做到的,亦无人能改变分毫。
"我?"萧景琰自嘲一笑,"我不知道。"
现在的萧景琰,还是当初的他,却又不是当初的他,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景琰,我还在这里。"蔺晨说。
萧景琰忽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他要怎么说,告诉蔺晨,自己这十二年没能做到对故人的承诺?告诉蔺晨,他可能再也无法抽身于尔虞我诈的庙堂?
蔺晨还在那里,可是自己,又该如何回去找他呢。
萧景琰闷头喝酒,没多会儿,一坛酒就见了底。
看他喝得又急又猛,蔺晨忍不住劝阻:"慢点喝,我又不会和你抢。"
这话一出,两人都愣住。
彼情彼景,此情此景,竟有说不出的相似。
蔺晨没说什么,萧景琰先反应过来,他将空掉的酒坛放到一边,再开一坛,饮时便真的慢了一些。
"蔺晨,你与苏先生相识已久,又是琅琊阁阁主,不会不知道他声名在外。"
琅琊榜首,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
梅长苏选定的人,那便是天下之主。而他,选了萧景琰。
"景琰,你觉得我是个怎么样的人?"
萧景琰又是一怔,思忖半晌,他说:"江湖人。"
蔺晨笑了:"不错,你真了解我,我是江湖人。"
江湖人爱自由,最受不得朝堂上搅动风云的那套做派,河山万里才是他此生最无法忘怀的东西。
然而。
"我这十二年走过大江南北,该看的、该去的,我都一一体验过了,我以为那就是我的江湖。父亲与林帅相交多年,却始终做着江湖人。他总和我说,真正的江湖,藏在每个人的心中。从前我不懂,但现在,我想我明白了。"
萧景琰缓缓放下手中的酒坛,转过头来,借着月光去盯蔺晨的眼。那双一贯含笑的眸子此时异常平静,没有半分玩笑的意味,郑重得不像蔺晨。
"这条路,你一个人走了这么多年,往后,恐怕也要你独自走下去。可是,也许你在哪一天停下短暂歇息时,会觉得孤单,想要一个怀抱,容你休憩片刻。"
每个人都有他该走的路,谁也无法代劳,蔺晨并不想改变萧景琰的既定轨迹,亦无法替他分担任何。但他,也有能为萧景琰做的事。
"景琰,你想不想见我?"
只要你说不想,我立刻离开,从此不再打扰,直到你来找我的那一天。
他给萧景琰足够的选择权,就是让他彻底放下心中的芥蒂,对自己再无愧疚。他知道萧景琰想给他的是无拘无束,若萧景琰始终觉得束缚了他,那么,他们每一次见面,都只能使萧景琰徒增难受。
见了你,你伤心;不见你,我伤心。你伤心不如我伤心。
这一刻,萧景琰心鼓似雷,好像有千军万马从他胸腔过境,地崩山裂,他从没有任何一瞬间,如此紧张谨慎地回答一个问题。
蔺晨说,江湖自在心中。蔺晨说,你也许会孤独。
"想。"很想。
仿佛过了地老天荒那么久,萧景琰几次尝试开口,终是从胸膛中挤出这个字。
"好,那就见面吧。"
再入喉的酒不似刚才那么涩了,不算佳酿,但蔺晨喝出了人间珍品的感觉。
萧景琰的视线始终没有从蔺晨脸上移开,他盯了许久,忽然伸手,夺过那人拎着的酒坛。
"哎哎!你自己有,做什么抢我的!"
像是记起他曾说的,为了不欺负萧景琰,蔺晨只好任由他抢,自己则兜着手在一旁看。
唇边溢出一些酒水,洇湿了萧景琰赤色锦袍,他却毫不在意,只那双眼仍旧跟着蔺晨,不肯挪动。
"景琰,你再这么看着我,我就要欺负你了。"
让人盯得实在受不了,蔺晨故作凶狠,可他眼角一直没有散去的笑意轻易泄露了他的真情实感。
意料之中,这一番威胁毫无作用,萧景琰更加肆无忌惮地盯着人看,看着看着,眉眼越来越弯。
盛满碧水的那双眸子似是被酒意氤氲得泛了潮,将蔺晨的整颗心都润得黏糊糊,这一黏,就再也无法动弹分毫。
一阵风不知从何而来,恰如其分地吹灭了油灯。窗框边落下的月华闪了一闪,梅香被卷起一缕,幽幽飘散。
下颌残留的酒香让人卷入唇舌,牵着缕缕银丝滚进腹中,在脉搏里融合成滚烫的岩浆。
那一袭红衣,似铺满了胭脂色的梅瓣,却转瞬落得褶皱一团,白衫缀在上面,像极了残梅枝头未消的雪。
发冠被碰掉了,碍事的簪子扔到一旁去,黑发如瀑,在暗夜里绽开成墨色的花。
四目相接,有人顾盼流转,有人秋波轻漾,极尽所有款款深情与虔诚温软,五官百感仿佛都在这一秒让烈焰灼烧,血液要沸腾,骨骼要熔化。
神销魂断,终得圆满。
遗落了几只酒坛的窗边,皎洁光辉投下的斑驳影子逐渐拉长,待那一轮绕过屋檐攀上房顶,就再也钻不进窗中,只余得一室黯淡。
梅枝轻颤,抖落了一地残雪残香,却并不能给满院赏心悦目的风景画锦上添花。
然而,谁还在意这些呢。
云过巫山,月上广寒。
Fin.
——————————————————————
我一向的观点就是,蔺晨与萧景琰相处,不涉朝堂事,这样才是最纯粹的关系。
简单点说,就是萧景琰决定为赤焰军翻案,但他不想让蔺晨这个江湖人牵扯进来,所以他是打算一切结束后再与蔺晨在一起。蔺晨的意思,就是充分尊重他,等他完成这个心愿,自己始终会等他。十二年后,萧景琰不得不参与夺嫡,蔺晨这时候也知道萧景琰恐怕是难以抛却庙堂之事了。这就是纠结所在。
梅长苏为了这俩人能见面也是费了一番心思诶。
蔺晨将人带到靖王府喝酒,这个坏家伙!
有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每次开蔺靖,都收不住字数,不破万好像都没办法写蔺靖了,当然,我不会讲只有最后五百字才是重点。
十个字的脑洞我居然铺垫这么多,隐隐有种又拉出来一条时间线的感觉......
Bạn đang đọc truyện trên: Truyen247.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