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诚】书房(上)
Tác giả : ๑挽秋
Thể loại : ngọt - HE
-----------------------
大少爷的书房看起来伟岸又笔挺,令他又敬又怕。当然小小的阿诚从来没有进去过,桂姨过年的时候带他来过几次,大少爷说话少,显得有点不易亲近,大小姐在家里倒是谈笑风生,还把好吃的点心给阿诚好几块。
桂姨在厨房做饭的时候阿诚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走到一扇紧闭的门前,他好奇地想推开门看看,可是小少爷明台突然从一边蹦了出来,"哎呀呀,大哥的书房从来不让别人进去的!"
他吓得一缩手,这时明楼从明台身后出现,温和地笑着,"阿诚想看书吗,我可以带你进去看看。"
明台撅了噘嘴,意思是大哥你从来都不让人进的,包括我。
"可是,我不识字。"阿诚低着头拽起短短的衣角,显得自卑又局促。
"没关系,我可以陪你进去随便看看,还有小画本。"明楼已经注意到身边明台不满意的小圆脸,"明台你也一起吧,一会儿我出去了你就和我一起出去。"
明楼的书房和卧室连着,是个大套间,一直不准任何人进,明镜从来不进,也唯独在这一件事上要求明台也不乱进。
明楼骨子里是个极清高的知识分子,一举一动都是与年龄不符的优雅持重。书房里的书由着明楼的喜好从最上面一排到最下面一排摆着,条条列列都如同他的灵魂一般被珍视、不容打扰。明楼从来不希望书房被小孩子翻乱,那是对他灵魂的闯入和不敬。
可是见到阿诚的那一眼,明楼笑笑,推开了那扇门。(1)
那天,他在他眼中不过一个不识字的、下人的孩子。明楼甚至想不起来小小的阿诚长什么样子。
阿诚刚来的时候总是战战兢兢,半夜做噩梦,于是经常整夜整夜睡不着。两三天后,明楼从他越来越深的黑眼圈看出了端倪,一来明台经常闹着要缩在明镜房里睡觉,二来明楼想亲自带着阿诚,于是明楼问阿诚要不要和大哥一起睡,但是小孩怕麻烦了明楼,总是支支吾吾不答应。
明楼想了个法子,晚上哄阿诚在书房看书,小孩子自然是熬不过明楼的,等到阿诚翻着书页子陷入迷糊,就会被明楼抱上床一起睡。
明楼还发现阿诚喜欢睡觉的时候怀里有东西,而且不能轻飘飘,不然总是睡不踏实。于是明楼就抱着他睡,让阿诚的小脑袋贴着自己。阿诚很少说梦话,(2)但是睡得香甜了会发出咂嘴的小声音,吐出来的小气流把明楼的皮肤吹得酥酥的。
后来阿诚慢慢长大了,明楼就只用胳膊环住他,因为阿诚总是要身体或脑袋触碰到明楼。
于是本来给阿诚准备的卧室几乎没用过。(3)
明诚非常喜欢明楼的书房,他人生中有几个年头总是在如履薄冰中度过,因此"非常",对于明诚来说,是一个相当肆意情感的词汇。
最初的印象就是,到了明楼的书房,他睡得好觉了。睡得好身体舒服,所以这里好,甚至比吃饱肚子的大餐厅都好,因为餐厅里除了大哥还有其他人。并非其他家人不好,可是大哥从一开始就在他心中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殊地位。小孩子最初懵懵懂懂的执念。
但是起初他每次走进书房都会犹豫一番,因为明台和他说过,大哥的书房别人都不可以乱进。那么自己,在当年小阿诚的脑瓜里,显然也属于别人。可他似乎模模糊糊感受到不知为何明楼把他划归成了可以进书房的人,但是小孩的脑瓜从各个方面都想不通是为什么,那么既然小少爷不可以进,他也大概就不可以进。可是他那么喜欢大哥的书房,而且明楼经常领他到书房去,甚至抱他晚上在书房睡觉。久而久之,他也就默认了,明楼的书房他可以进,什么时候都可以。
因为阿诚十四五岁的时候上中学,对明楼书房里的各色藏书十分垂涎,经常问大哥借这个那个。有一天明楼把一把崭新的钥匙在小孩眼睛前面晃晃。
"这是什么,大哥?"
"我书房的钥匙,送你一把。"
欢喜的小心脏快要跳出来。明楼带着阿诚把门打开,二人都进去后又转身关上门。"以后这个钥匙归你,什么时候想要出去进来都行,我不在也行,书房里的东西随便你用。"末了明楼又补了一句,"就只两把钥匙,你一把我一把。"
阿诚抱了一本书盘腿坐在沙发上,明楼就在书桌前坐下。一会儿太阳斜了过来,正好的洒在阿诚脸上,阿诚伸了个懒腰,不可抑制地笑了起来。
"怎么了?"
"哥哥,这是礼物吗?"小阿诚只在特别高兴又激动的时候开口叫"哥哥"。
"是的呀。"
"我从来没有收到这么好的礼物。"荡漾开的笑容,从小就只在明楼跟前有。
明楼回忆,自己收到礼物一般都是在生日。父母过世之后明楼已经不过生日了,但今天确实是他的生日,他不知道为什么像是特地的却又无心的选了这个日子把书房钥匙送给阿诚。"阿诚,这个当生日礼物好不好?"
"我不知道我的生日。"小孩的声音有了一丝丝沮丧。戳的明楼心里疼。
"今天就是明诚的生日了,大哥做主,好不好?"
"好呀。"
后来阿诚才从明镜嘴里知道,这天是明楼的生日。
那间书房仿佛在那一天才真的走向完满。
明楼从前把书房当做自己惟一的精神存放地,但一直觉得书房什么都好,但总是......仿佛缺了点什么。书房的一切都很完美,什么都没错,但是少。
明楼看着明诚从腼腼腆腆的小孩子变成一个英俊潇洒的少年,明诚喜欢画画,经常在书房里支起画架;而每天晚饭后,两个人也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书房关上门。
许这书房是缘分的寄托。这满屋的各色书本塑成一个棱角分明的明楼,尽管他外表有多么的沉稳持重;偏偏一样的书本又塑成一个凌凌厉厉的明诚,同样的棱角分明,可是像拼图一样,两张都这么张牙舞爪的图块,却刚好你长的地方我短、你收的地方我放,严丝合缝,铜墙铁壁。
人在这世间不过沧海一粟,若能遇到两条直线边恰好对在一起都实属不易,更别说这样参差不齐的边缘,要想完全对上,大海捞针一般,可我把你找到了。
上海那么多孤儿那么多可怜的孩子,我在街角看见过的也不止这一个,心生恻隐的也不胜枚举,可我就把你一个带回家了。冥冥之中缘分注定。
阿诚,知道你以前为什么没有姓吗,因为天知道你会来到我身边,你就该姓明。
后来他们去了巴黎,开始明楼读大学、明诚读中学,后来明楼当教授、明诚做学生,再后来明诚去了伏龙芝。
这是,十岁之后他第一次与明楼分开。
毕竟长大了,他也不会在半夜战战兢兢地惊醒了。可是在去苏联之前,明楼还是一直陪着他睡的。当然明楼已经不能完全抱下他,他也开始时刻惊觉地注意明楼有没有半夜头痛地醒来,只有他一个人搞得清楚阿司匹林到底放在哪,明楼总是记不住。
数年冷落,家里的书房并没沾染风尘,古朴的窗帘偶尔随定时打开的窗户扬起弧度,阿香定时打扫着这间屋子。当然,大小姐专门吩咐了,明楼和明诚的东西,一切都保持原样。
明楼有时候会寄来一些书籍让明镜帮忙收进书房,有些是法文的、还有些是英文、更有一些中文书。他在信中会专门嘱托放在书房的什么位置,具体到哪一侧的书柜第几层从左数第几册的位置——
书房是他们的灵魂呐,明楼从来完全读得懂,就像明诚眼睛稍微眨巴眨巴他就知道小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当然后来明诚成了政府办公厅里最会忽悠人的明秘书长,但是明长官也一直知道他下一步要忽悠谁。
回家的时候明诚提着箱子放进书房兼卧室,坐在沙发上等着明楼出小祠堂。看着床上熟悉的被褥和茶几上的合影照,他突然思考一个问题,我今天晚上睡哪。
犹犹豫豫的时候看到明楼扶着左臂进来,惊忙中帮着明楼脱掉外套。
谈话后明诚看看明楼,"大哥?"
"这么晚了,你还不打算睡觉?"明楼反问。
明诚犹犹豫豫。上次睡这儿时候还是小孩子,现在已经算大人了。可是在家里他还真没怎么在自己房间睡过。况且,他想要在明楼身边。
在明诚长大之后明楼最喜欢看他内心纠结脸微微红起来的样子,小鹿一样的眼睛眨巴眨巴,和玩转政府特高课76号于股掌之间的八面玲珑的明秘书长天壤之别,这是我的阿诚——完全属于我,与任何人面前都不一样的阿诚。
"大哥——"
"别磨蹭了,我胳膊都这样了连水都端不了,还指望你照顾我呢。"明楼给了孩子个台阶下。他知道他有点不好意思,家里不是巴黎,还有明镜呢。
你伤着的是左胳膊啊,你又不是左撇子。
明诚心里撇撇嘴,面上摆出一副好管家的表情,但还是果断去锁了书房的门。
还是这里好。明诚想,总有种温馨沁人心脾、总有种宁静抚慰心灵。
他不在的话,这里都显得不完整了。明楼想,从他来的第一天我就感觉到了。
自此之后阿香也不来打扫了,一切吩咐都是,大少爷的书房,只有阿诚哥可以进去打扫。于是阿香的任务转为看住别人不进大少爷的书房。
抗战胜利后阿香年纪也还不大,于是明楼安排阿香去读了几年书,在学校里她遇到了知心人,一年后明楼送了阿香一笔嫁妆,把她嫁人了。
阿香的丈夫会画画,婚后经常带她一起画,有天晚上丈夫去接电话,把画笔塞到了她手里,笑着说别把我画弄坏了,阿香模模糊糊恍然大悟,大少爷的书房不让别人进独让阿诚哥进。自己真是不应该,在阿诚哥的画跟前流连了这么久。(4)
书房像个乌托邦,即便是战火纷飞、两面三刀的日子,那里总像个罩子一样,隔开外界的一切,在这里皈依静美与安然。(5)
明诚特别喜欢端着牛奶或咖啡或者什么都不拿直接一把推门进来,或者,有时候用"咚咚"的敲门声来表达自己的小脾气。在这里有太多太多小动作小物件可以表达哪怕半丝半毫细细密密的小情绪,甚至都用不着真的动怒发脾气。
有的时候闷了,各自往床上沙发上书架边一靠,不声不响用眼神交心——凌驾于一切电码文字之上,就是即便你也站在我们跟前,可你读不懂我们在说什么。身无双翼,心却有一点灵犀。(6)
还有些时候太忙太累,两个人甚至就直接歪在沙发上睡着了,不知道是谁半夜惊醒,眯起眼睛之后静悄悄起身给对方搭上一件外套或一张小毯,那熨帖的美好都可以存留一整夜。
胜利的那天晚上他们在书房喝酒对饮,九月里书房里还暖和,明诚穿着衬衫拎着一瓶酒笑盈盈站在明楼面前,一如十几岁的时候,拎着一只钢笔或一本书,随便拿着什么都可以的,穿着上中学的时候的白色学生装,经常这样荡漾开的笑容,走进这间书房。
说来也怪,明台不在家了,明镜走了,家里也没别人,可是他们还就喜欢待书房。
因为,其他屋子属于家人,不管他们在与不在,家人总是家人,永永远远。而书房属于明楼和明诚,他们早已不只是家人。
睿智如明楼,剔透如明诚,也都说不清楚这其中的关系——爱人、还是家人、战友,对他们来说都太薄。
说不清又怎样,在这纷扰的刀光剑影之中说不清的几何多,无需澄清,你我有许多秘密,有的散失在风里,还有更多的,细细碎碎,落在这书房的夹缝里——
你翻过的书页里有我的笔迹、微微卷起的地毯下收着一次狩猎的计划,还有好多好多,或者连飘扬的窗帘都倾吐着谁和谁藏起的侧颜,也许眼角已卷起笑纹,可是有些不老的东西,就卷在这屋子里,成为永远的痕。
—————————————————————
注释:
(1)"推开那扇门"不单单是书房那扇门。之所以把这句提出来做第一个注释,是因为我总感觉意无穷但正文中应该含蓄。明楼是这样深奥的人,他本身就是一扇待打开的门。明楼见到阿诚的那一眼就主动打开了自己那扇门,也许这就是注定的缘分。
(2)"很少说梦话",但是小阿诚只要说了梦话,就会用软软糯糯的小声音低低地叫"大哥"或"哥哥"。
(3)孤狼时期阿诚的卧室用过一小段时间,为此两位明先生都特别加重了对孤狼的怨意。另外明台正是通过阿诚哥挪换卧室的行为发现孤狼。/作者脑洞请无视/
(4)这里用来解释可能出现的bug,如果大家知道的话,这个小错误是我的。借了电视剧阿香看明诚画画那一段梗,我真的不知道那里是不是书房的,这里当作我做了很多艺术的加工,就当是都发生在书房的。还有很多加进去的小片段,都算书房的。
(5)这里感觉自己笔力不够了——如果这段的意境哪位太太可以帮我扩展的更美更到位,欢迎评论区或私信。
(6)灵感来源歌曲《山有木兮》歌词。
Bạn đang đọc truyện trên: Truyen247.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