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ào các bạn! Vì nhiều lý do từ nay Truyen2U chính thức đổi tên là Truyen247.Pro. Mong các bạn tiếp tục ủng hộ truy cập tên miền mới này nhé! Mãi yêu... ♥

Đề Thi

翻译定义

2.翻译的定义

“翻译是一项对语言进行操作的工作,即用一种语言文体来代替另一种语言文本的过程。”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

“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

2. 口译的定义?

口译的最大特点是当场见效。它对措辞很少有时间进行推敲,甚至根本不容推敲。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下又是不可能借助任何工具书的。译员要善于在短促的时间内准确地把握住两种语言的反复转换

 

我们之所以要求学生在上口译课前先学笔译,是因为笔译和口译有共同之处。二者的操作过程都是首先理解原文,经过分析,然后重新组织,最后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笔译和口译都要求具有较高的英语和汉语水平、宽广的知识面和高度的责任感,但口译的翻译过程中还涉及听力、记忆和口头表达;同时,口译是需要当场、即时完成的,译员通常听到的是只讲一次、不再重复的话语,他在正解理解的同时必须立即独立地进行一次性的翻译。一般情况下,译员不大可能、也不容易在现场求助于他人、查阅词典或其他资料;如果出错,即便有可能在事后纠正,仍然比较麻烦。因此,较高的英语和汉语水平、宽广的知识面和高度的责任感这三条对口译工作者更加重要,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口译课的教学重点和方法与笔译有所不同。

和笔译相比,口译的不利条件或困难多一些,但口译也有一些有利条件:如说话者的声音、语调、手势以及面部表情都有助于译员理解说话内容。从说话者的语调中译员可以判断这是讽刺、玩笑,还是肺腑之言。说话者眨眼示意(wink),或将食指和中指交叉(cross one’s fingers),或作引号状,都具有言外之意。在非正式场合或在场人数不多的情况下,译员还可以请说话者解释或澄清某点,这是一般见不到原作者的笔译工作者所不具备的条件。

3.  随意谈话语体,谈话非常自由,事前没有准备,不受任何约束。语言朴素自然,带有一些丰富的表情、手势和不同的语气等等。

  (A)在用词方面,使用全民所用的语汇,常用一些叠音词、拟声词、方言、俗语、俚语、谚语等,很少用关联词语和术语。

  (B)在句法上多用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

  (C)修辞上常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格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随意谈话语体的优势:第一是反馈优势。在谈话中,交际双方不只是说话,还要听声,察颜观色,看动作。整个活动是一个信息输出、输入的交相反馈过程。受话人或点头,或摇头,或面露赞同之色,或眉头紧锁,都会给发话人以信息。发话人可随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和说话程序,保持交际的同一性。  第二是语境优势。交际双方处在同一的语义背景和直观环境中,使谈话成为立体的、多维的整体。  言语态势贯穿于随意谈话的全过程中,动作、表情等,使谈话更丰富更简练。这些优势使得随意谈话语体具有语言的简略性和多变性。随意谈话语体语言的简略性,是语言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省略量大,在一定的语境中不需要把话说完整双方就都能领会。对话的结构可以十分简单,省略句式特别多,有时可以省略到在意义上无法搭配的地步,甚至会违反逻辑规律,但这些不影响交际。

第一.随意谈话语体体现了语言的简略性,使语言交际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在一定的语境中不需要把话说完整,双方都能领会话语的意思,所以在表达形式上省略的成分和数量都比较多。

  对话的结构可以十分简单,省略句式特别多,有时可以省略到在意义上无法搭配的地步,甚至会违反逻辑规律,但这些不影响交际。例如:

  一位买花的问卖花者:“这种花容易活吗?”

  卖花的说:“好活。你要是死了找我。”

  句中的“你”如果单看字面意思很明显不合逻辑,但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中,买花人就知道卖花者所说的是“你的花”的意思。

  第二.随意谈话语体语言的多变性,一方面表现在句法结构、句式等方面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跳跃性及话题的不断转移上。如下文中水生与妻子的一段对话,就是属于随意谈话语体。

  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孙犁《荷花淀》)

  这一段对话中,运用了省略句,而且话题的跳跃性很大。因为说话直接结合语境,所以对话双方的意思彼此都能明白。如果用完整句式,反而显得不够简练,从而失去了口头语言的神采。

 

非随意谈话语体

  非随意谈话语体与书面语体比较接近,它往往通过思考,有一定的酝酿过程,说话有准备。

  这种谈话体一般用于比较严肃的社交场合,或是事务性的谈话。如讨论会上的发言、演讲会或报告会上的即兴发言、教师的课堂用语、上下级或同事之间有关公事的谈话等等,都是有目的、有准备的。

  非随意谈话语体的特点

  A 在用词造句上多用通用词,少用方言词,避免不文雅的词汇和粗话。

  B 句法上一般比较完整,有时也用关联词语。

  C 语句之间,语段之间的逻辑性比随意谈话语体强。

  D 谈话内容不如随意谈话语体变化多,表达的意思比较完整,阐发的观点也比较清楚。

  例如:

  过去,有些老实人说了老实话,吃了亏,而不老实的人却占了便宜。党内的这种情况使一些干部产生了一种印象:似乎老实人总是吃亏;似乎手长一点,隐瞒一点,说点假话,总是占便宜。这种印象是不正确的,不正常的。在共产党内,在人民群众中,不允许滋长这种风气,要抵制这种风气,要对这种风气进行斗争。说老实话真的吃亏,说假话真的不吃亏吗?老实人真的吃亏,不老实的人真的不吃亏吗?(毛泽东:总有一天要吃亏的。)我看,不怕吃亏的老实人,最后是不会吃亏的。

 

第一.反馈优势

  在谈话中,交际双方不只是说话,还要听声,察颜观色,看动作。

  整个活动是一个信息输出、输入的交相反馈过程。

  受话人或点头,或摇头,或面露赞同之色,或眉头紧锁,都会给发话人以信息。

  发话人可随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和说话程序,保持交际的同一性。

  第二.语境优势

  交际双方处在同一的语义背景和直观环境中,使谈话成为立体的、多维的整体。

  言语态势贯穿于随意谈话的全过程中,动作、表情等,使谈话更丰富更简练。

  这些优势使得随意谈话语体具有语言的简略性和多变性。

 

 

 

5. 口译的形式

1)

交替转译:

也叫即席翻译,指的是译员等讲话人用源语将一部分或讲完以后,在用翻译把讲话人所表述的思想和感情,译口头的形式,重新表述给所众的一种翻译实践。

2)

同声转译:

译员坐在口译箱中一边听讲话人的讲话,一边对着话筒口译所听到的内容。同声转译是译员在稍有时差的情况下,与讲话人大体同步进行的;指的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以与讲话人几乎同步的速度,用口头形式重新表述出来的另一种翻译实践。同声翻译一般指的是会议同声转译

3)

会议转译:

即译员利用大会会场的电讯设备,通过耳机收到发言人的讲话,随即通过话筒,用自己的言语把讲话人的思想和感情口头的形式转移给听众。我在电视中看到的同传通常是这种会议通传

4)

耳语转译:

俗称“咬耳朵”,一般适用于译员给一个或者最多超过三个人同时进行口译,主要出现在与会的大多数都能听懂演讲者的内容从而没有必要引入同传时所提供的一种特殊服务

5)

视译转译:

一般翻译成视译,指译员在转译箱里已经拿了演讲者的内容,配合其速度翻译出来,一般内容涉及到国家外交立场或者是跨国公司的商业机密,如果提前拿到稿子,则相对较容易些,但是如果翻译前才拿到稿子则困难非常大,因为书面字的信息量大,而且结构严谨,以口译的方式翻译下来着实不易

6.笔译的定义

笔译是重新写作,即将用一种语言写出的陈述内容再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原文的形式是书面材料,但有时由于实际工作需要,也有口头翻译书面材料的情形。更大的广义,笔译应理解为由一种语言的书面文献译作另一种语言的书面文献,将一篇即席讲话口译之后书写成文

笔译的特点

1在表达形式上要清楚和合乎规范

2语音方面,在某些文艺语体中对韵律的要求很严格,例如要押韵要讲究平仄等。有些演讲属于书面语体,在写演讲搞时,也要考虑语言手段,在音节配合上要谐调

3词汇方面,可按不同语体的要求来加以选择,如料技语体大量运用术语,政论语体多用政治词汇,文艺语体多用修饰语

4在句法上,书面语体用词造句要求规范化,句式完整,复句较多。

5在修辞方面,书面语体的不同类型,修辞格的选择运用也有所不同。         

10 机器翻译

利用电子计算机按一定程序自动讲行自然语言之间的翻译问题。机器翻译的研究是建立在语言学,数字和语法规则,。数学家把语言学家提供的材料形式化和代码化。计算机学家给机器翻译提供软件手段和硬件设备,并进行程序设计。缺少上述任何一方面机器翻译就不能实现如以选择点

Bạn đang đọc truyện trên: Truyen247.Pro

Tags: #duy#thanh